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持續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才能切實讓民眾感受到美好生活更進一步,真正答好基層民生“答卷”。
民生無小事,要聚焦群眾關注“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人民群眾的切實需求,真正把為群眾造福的事情辦好辦實。要針對群眾關心的醫療健康、家電維修、文體娛樂等基本民生問題,健全專業團隊,落實常態化工作機制,不斷改善基層設施的硬件、軟件水平,集結廣大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服務,切實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同時,也要加強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建設,以文化禮堂為載體,通過紅色影片播放、精神宣講、讀書會等多種形式,全面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緊緊圍繞村民們的關注“點”下功夫,讓村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續。
民生無小事,要拉近干群關系“線”。拉近干群關系關鍵在“干”,干群關系時刻體現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之情。干既是干部的干,也是真抓實干的干,干部主動一點、積極一點,群眾就會多滿意一點,干群關系就會拉近一點。“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要與人民群眾保持最親密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尤其是作為基層干部,多走出機關,下到基層,和群眾在田間地頭聊一聊,弄清楚群眾在干什么、想什么、要什么,了解群眾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知道該干什么、怎么干,站在群眾的角度為他們出謀劃策,工作才能有針對性,所做的工作才能被群眾所理解,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擁護。
民生無小事,要鋪好黨建統領“面”。“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鄉村基層黨組織,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組織保障。要堅持將黨建融入各行各業,切實發揚好“艱苦創業、敢啃骨頭、勇爭一流”的新時代螞蟻島精神,積極引導群眾升級傳統產業、發展新型產業,不斷提升經濟附加值。以紅色黨建聯盟作為行業紐帶,以紅色教育、紅色精神帶動產業穩步提升,改變傳統經濟格局,切實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全面推進基層共同富裕。
總而言之,民生工作既要在基本需要上“雪中送炭”,又要在更高需求上“錦上添花”。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苦干實干,既做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做好顯功和潛功,干出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