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中所作的報告開篇便對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進行了詳細論述,指出了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回望十年,我們共同見證,共同經歷,遇到了各種風險挑戰,也有太多成績可言。
這十年,共產黨人的信念因堅守而崇高。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守初心使命,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中國共產黨能夠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千千萬萬中國共產黨人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作為共產黨員,我們更要從自身做起,向優秀人物學習,勤奮工作,以實際行動爭當表率,為社會主義事業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這十年,決戰脫貧攻堅交上滿意答卷。“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民以食為天”,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不論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還是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生活幸福指數的提高需要我們繼續做好農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完善,優先安排要素配置、資源供給,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新農村。
這十年,科技走出一條創新發展道路。“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無論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還是“墨子”傳信、“蛟龍”探海,無不彰顯出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成為支撐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名副其實的第一動力。我們堅持“四個面向”,圍繞人來進行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研究大學、科研院所的建設;鼓勵幫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我們青年人生逢其時,也責任在肩。我們不能忘記這十年的優異成績,也不能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應該不忘初心,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的新時代好青年,奮力書寫屬于我們的青年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