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浙公網安備 33090302000108號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記者從區經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區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同比增長27.9%,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喜迎“開門紅”。
近年來,我區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培育、產業轉型發展和重點領域創新,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攀升、基礎更牢、韌性更強,日益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新引擎”。
持續迭代
傳統制造走向“智造”
數字技術的應用和實踐,加速了產業要素裂變聚合,幫助許多傳統制造企業華麗轉身,位于六橫的舟山市佳爾靈儀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成立的時候,我們是一家以代工廠為主,純靠手工的儀表生產‘作坊’。”公司技術研發人員任棟昊說,近20年間,車間設備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翻新,尤其是近幾年,數字技術加快發展,智能化設備、生產工藝迭代頻率加快,佳爾靈的生產設備幾乎一直處在更新換代過程中。“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翻新是2020年左右,一些局部的設備更新都是持續在進行。”
創新就是核心競爭力。“借助數字化手段,我們研發了許多先進的生產工藝,可以幫助企業在產品質量把控方面更穩定,追求更加卓越的產品性能。”問起目前企業得意的生產技術,任棟昊如數家珍,“比如我們研發了自動焊接機,與普通的高頻焊接相比,可實現自動恒溫、自動調節輸出功率,保證產品品質;還有更先進的焊絲工藝,借助數控手段,焊絲時來回拖動,減少漏點的情況……”
據介紹,該公司在堅持創新、潛心研發中,積累了一大批自行研發設計的先進生產設備、檢測檢驗設備,如自動焊接機、自動卷線機、3D光影檢測儀、高精度泄漏儀、高精度校準儀等。部分產品性能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7%,占有率在細分行業領域達到國內前三。
乘風而上
產業數字化再擴面
數字化車間與新智造,也鼓舞著高分子聚合產品等新材料生產領域駛向發展快車道。
“數字化、智能化車間一定是未來制造業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和必經之路。”近日,在位于展茅工業園區的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存軍如是說。在他身后的車間內,一套新購入的基礎設備正加緊安裝,“在這套設備的基礎上,我們將打造智能化車間,引入一整套數字化管控軟件,以數字化賦能產品生產的全周期。”
據了解,中科立德目前主營產品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鋰離子電池水性粘結劑”,具有綠色、安全、高效等特點。該公司10年前落地普陀,經歷了6年漫長的研發期和蟄伏期,2019年開始加入市場競爭,近兩年迎頭趕上新材料的風口期,營收額逐年遞增,去年已突破5000萬元。
中科立德并不滿足于當下,去年開始投入2200萬元,計劃將現有3條生產線逐步迭代更新成智能化車間。“一方面通過軟件管控,能讓我們的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實現提質增效,一方面也能減少損耗、節能減碳,初步估算能降本10%。”顧存軍說。
目前,高分子聚合產品生產數字化,在我區幾乎沒有可以借鑒經驗,但顧存軍坦言,研發和創新本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公司上下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我們預估今年營收在8500萬元左右,在3條生產線都迭代完成后,預計未來3年的營收累計達8億元。也希望由我們先行,實現改造、投產、增效,讓周邊觀望的制造類企業對數字化車間進一步充滿信心,一同搶抓機遇,駛入發展快車道。”
找準跑道
細分市場搶占先機
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導向,我區多舉措支持核心企業拓展產業鏈條,加快創新轉型,一批企業在細分領域持續做大做強。
一臺臺精密數控設備一字排開,一只只機械手臂靈活操作,一條條定制的瓶裝包裝生產線遠銷上千家企業……同樣的場景,每天都在舟山新鯊制藥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上演。
廠長葉財寬告訴記者,7年來,企業一直專注專業從事瓶裝包裝生產線及單機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目前主打產品之一為每分鐘可產200瓶的藥瓶包裝生產線,產能較普通生產線高出一倍。
而這主要得益于該企業擁有一批專門從事器械裝配、調試的“技術宅”。“根據廠家的要求,我們從一顆螺絲釘開始,根據每個廠商包裝瓶身的大小、灌裝藥品性質等,為企業量身定制各種生產線所需單機,并組裝、調試生產線,實現包裝全流程的自動化。”葉財寬說。
在樣品生產線,記者看到了一條由高速臥式自動理瓶機、高速雙頭塞干燥劑機、電子數粒機、回轉式旋蓋機、高頻鋁箔封口機、星輪不干膠貼標機等各類生產設備機器組成的生產線,通過觸控屏輕輕一點,能輕松實現理瓶、灌裝藥品、旋蓋、封口等全流程的自動化。“我們的生產線攻克了多種瓶型難以批量自動化的瓶頸問題,根據企業要求調整好參數后打包發送,企業即開即用,特別方便。”葉財寬說。
記者了解到,該生產線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能,助力多家藥企走上了生產全流程數字化之路,受到許多藥企歡迎,其中不乏仁和藥業、葵花藥業等知名藥企。“未來,我們將堅持不斷創新、開拓市場,努力實現穩步增長,做到年產值8000萬元。”葉財寬表示。
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自2019年起,我區已持續累計引進數字經濟企業299家,規上企業從7家增長到20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實現翻兩番,愈來愈多的數字成果運用到發展與生產中,如點點星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深化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數字經濟賽道布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進一步激蕩起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