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十大類80余項助老、幫困、助醫、扶殘、護童等幫扶清單,20余個助聯體服務項目,16家政企單位參與,63家社會組織聯動……今年以來,我區推出一站式、多維度社會救助幫扶的助聯體平臺,促使社會救助力量邁上新臺階,助力實現全域范圍“弱有眾扶、普有大愛”。經濟社會越是快速發展,救助幫扶越要周全細致,這樣才能做到“一個也不能少”。“弱有共扶”成體系,顯然是為共同富裕添成色。
任何社會、任何時候都會存在弱勢群體,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弱無所扶、難無所幫、困無所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毫無疑問,社會救助幫扶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兜底保障。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困難群眾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處,但只要及時傾聽呼聲、出手幫扶,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事實上,各級政府一直在履行救助職責,社會也從來不缺愛心。問題在于,各種救助力量和資源往往缺少整合,難免在各自為政和各行其是中造成用力不均乃至疏漏。
這就需要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形成一個系統高效的救助幫扶平臺,一方面做到有求必應,另一方面體現均衡抵達。我區助聯體整合力度大、服務功能強、覆蓋范圍廣,目前助聯體已入駐各鎮(街道)的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社工服務站、慈善基地、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共富直播間還可以為困難農戶提供農產品推薦、代銷服務,并鏈接各類資源,為困難家庭提供教育培訓、就業崗位推薦等諸多服務,體現了主動、精準、溫暖、長效、智慧的救助服務特色。如此,也就有望最大程度地實現“弱有共扶”,及時消除困難群眾的痛點難點。
共同富裕是一個需要長期奮斗的過程,完善“弱有共扶”的體制機制,實施“扶一把”“幫一下”的常態化救助幫扶,不但可以及時化解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更有利于確保共富路上沒有掉隊者,使全社會保持整體上的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