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連日來,東港街道在嚴查嚴管嚴禁私自焚燒秸稈的同時,組織力量統一回收粉碎。如此疏堵結合落實秸稈焚燒長效管理機制,有利于促進綠色農業、保護自然環境。呵護好空氣,就要抓牢方方面面的細節,努力做到一塵不染、秋毫無犯。
焚燒秸稈是農業生產中的習慣做法,但會污染空氣、損害環境,與山清水秀天藍的鄉村美景格格不入。東港街道采取“人管”“智管”兩手齊抓,管理服務兩手都硬,讓來自田間的秸稈重新肥田,這樣做既體現了環境友好,又促進了循環經濟,給共同富裕添了環保成色。
普陀好空氣已成發展旅游的比較優勢,更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而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海洋產業迅速崛起的當下,來之不易的好空氣更需要全力呵護、全面落實。必須從田間廠區、海上陸上、生產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抓起,把各種污染減到最低程度,讓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
早在一個多世紀前,馬克思發出忠告:“文明如果是自發地發展,而不是自覺地發展,則留給自己的是荒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如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深入人心,黨中央作出的“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戰略決策,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目標。
建設現代化新普陀,理當堅持環境優先、科學發展,全區上下要齊心協力呵護好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