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沿廟子湖海岸,游客一邊欣賞海景,一邊流連于一家家特色店鋪。隨著東極海島風貌的整體改變,昔日的漁村已成為游客眼里的“詩和遠方”;在海的另一端,是白沙國家級海洋牧場,近年來不斷投放的人工魚礁,極大改善了這片海域的生態環境,推動海洋漁業向綠色、協調、可持續方向發展……
海島風貌環境不斷優化,得益于我區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在此過程中,“綠色資金轉化”項目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該專項資金的統籌人,胡洪峰為此傾注了大量心力。
日前,在區財政局經濟建設科,記者見到科長兼預算項目審核中心主任胡洪峰時,他正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注視著屏幕上的圖表和數字。“這項工作直接關系到我區的綠色發展,申報時有很多細節,都要考慮到。”胡洪峰深知職責之重,正是靠著一股認真細致愛鉆研的勁兒,他為普陀的綠色發展先后爭取了“三輪”省級綠色轉化財政專項激勵政策。
2017年,我區開始了第一輪項目建設申報,胡洪峰成為項目申報文本編制的不二人選。“當時也可以說是臨危受命吧!因為我對政府投資項目了解相對全面些,又是設計類專業畢業的,做過一些規劃和設計,做和生態相關的文本文案、設計圖表,正好和之前學的專業相吻合。”胡洪峰說,從接到任務到交稿,只有半個月不到的時間,時間很緊。
為按時完成任務,胡洪峰趴在電腦桌前,常常從早上一直忙到深夜,甚至有幾個晚上趕到凌晨。最終,普陀提交的實施方案在60余個縣區的競爭中取得了第7名的好成績,為我區爭取更多的省級財力補助奠定了基礎。
有了第一次經驗,胡洪峰對后兩輪的申報有了更多把握。除了文本編制之外,他主動走訪省級相關部門,開展對接。“擬建項目和省里兩頭都要跑,才能掌握更多的政策和關注重點。”胡洪峰說。
申報工作千頭萬緒,不但要細致,還要認真考慮擬申報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項目與綠色轉化主題的契合度、與考核指標關聯度,還有如何構建生態、經濟發展雙提升的閉環生態圈,都要全面了解,這些因素是能否成功入圍的關鍵。”
在大量的擬申報項目里擇優篩選,對胡洪峰來說也并非輕松。“有時候經過幾輪梳理,真的是眼睛都看花了,連做夢都感覺數據在飛。”
在其努力下,我區2020-2022年及2023-2025年綠色轉化項目均以高質量成績脫穎而出,連續兩輪各取得1億元綠色轉化專項資金補助,成為全省唯一一個連續獲得2輪綠色轉化資金支持的海島縣(區),為我區在綠色生態優先,聚焦綠色轉化工作上作出了積極貢獻。
“舟山作為海島旅游城市,若沒有環境優勢,任何經濟發展都無從談起。”在和記者談話中,胡洪峰對自身工作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人居環境提升,生態系統改善不是三五年就能夠見成效,未來對于系統性實現‘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統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