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春節后往往是用工市場的高峰期。與其臨期搶人不如先期招人,普陀相關部門在節前就積極與東西部勞務協作地區展開對接,拍出招工小分隊,搶先一步“圈人”。
從把招聘會搬到求職者家門口,到“點對點”包車送人到崗,這種主動出擊、多點開花的干勁傳遞著擔當作為的信念。“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助力企業新春開工,我們看到的是政府和企業同心向力的探索與努力。
“人”是城市的細胞,也是經濟發展的底氣。這幾年,普陀為引人接連出招,折射了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梢哉f,在經濟高維競爭的今天,人的因素已成為發展增速提檔的關鍵。
對于“人才”的定義其實是廣域的,不能單單以學歷與文憑為評價標準。對于社會而言,每一個能創造財富與價值的勞動者都是人才。在普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一線工人的穩定高質供給是有效保障,這也是普陀“搶開局、穩就業、保用工、引人才”的內在邏輯。
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發展離不開平臺。城市也是外來人才追求人生夢想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廣闊舞臺,而大批量人才引進也將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城市高質量發展,從而形成了人才引進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
引人不易,留人更難。相較于熱忱招引只是一時之舉,加強軟硬環境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增加歸屬感才是長久之計。這不僅需要我們為引來的人營造好的生活環境,更要為他們創造公平、公正的權利,讓他們能看到足夠的成長空間,激發他們創業干事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