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這在我區黨員干部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牢記農業農村系統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肩負的使命任務,積極謀劃,扎實穩妥探索適合普陀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城鄉融合發展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新形勢下我區鄉村改革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協調科科長張定紅說,今年上半年,我區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實施穩產保供行動,不斷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鄉村產業振興,改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區“三農”工作成效明顯。
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新征程上,張定紅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立足當前我區工作實際,把握好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三個著力點,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各項任務,展現普陀標志性成果。“我們將繼續抓好水利儲備項目、發展特色精致農業、強化漁農民兜底保障、發展村集體經濟、推進全域美化,實現城鄉融合升級。”
土地是農業之本、農民之根。“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也是我們在努力的方向。”區資源規劃分局自然資源管理科科長徐元杰說,2023年我市首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地塊-——普陀區東極鎮東福山島DFS-01-01地塊發布拍賣出讓公告,標志著我區國有、集體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取得實質性進展。區資源規劃分局將進一步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普陀模式”,為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進一步加強監管,確保項目地塊按約定開發建設和運營,確保項目入市達到預期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城市與鄉村是一個互促互進、共生共存的有機整體,黃楊尖片區共富帶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就是要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展茅鄉村振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友夫說,全會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這與和美鄉村的綠色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將以繡花針功夫推進普陀田園綜合體、黃楊尖村片區、廟后林吳的鄉村微改造精提升,推動串珠成鏈、連片成景,持續擦亮生態底色,做實生態價值轉化的文章,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有韻味、有活力、更宜居的美麗鄉村。
據介紹,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展茅鄉村振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計劃圍繞“匠心筑夢·鄉創展茅”主題主線,以市場化運營為目標探索扎根農村、服務農業、普惠農民的鄉村運營新模式,促進城鄉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做好“老五匠”和“新農人”兩支隊伍互聯互動,形成“匠新”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