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我們舟山迎來了開放發展的歷史性機遇。”11月15日,浙江自貿區舟山管委會機關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方案》的批復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對舟山的深刻關懷,為舟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按照批復要求,舟山將緊緊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切實發揮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作用,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格局來全力推進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舟山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今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決定》作出新的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自貿試驗區建設一以貫之的引領和推動。
自2017年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以來,舟山緊緊圍繞戰略定位,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聚焦油氣全產業鏈建設,走出了一條“無中生油,聚氣發展”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取得了顯著成效。
建成全國最大、世界領先的煉化一體化基地,原油年加工能力4000萬噸;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形成油品儲存能力超3800萬方,已建、在建LNG項目接收規模超2500萬噸;建成全國第一、全球第四大加油港,保稅油年供應量超700萬噸;建成全國最大的油氣貿易港,集聚國企、民營、外資等各類主體萬余家,實現油氣年貿易額近萬億元。
建設這個“大樞紐”,舟山有較好的改革創新基礎。一直以來,舟山始終以“為國家試制度、為開放搭平臺、為地方謀發展”為己任,聚力推動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七年多來,在油氣儲運、加工、貿易交易、海事服務等領域形成了一大批改革創新成果,已探索形成11個批次共299項制度創新成果,全國首創137項,自主創新的首創率和復制推廣率均走在了全國第三批自貿區前列。
根據批復要求,《方案》的實施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推動大宗商品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有效發揮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全面提升大宗商品資源配置能力。
浙江自貿區舟山管委會機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步,將全力落實好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立足更高站位、放眼全球,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健全優化相關政策、體系、機制,推動大宗商品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具體方面將圍繞樞紐建設重點,制定出臺市級行動方案,進一步細化任務舉措,以項目化落實、清單化推進,確保各項改革事項在舟山高質量落地實施;全力構建大宗商品全產業鏈,充分發揮港口、岸線等資源優勢,圍繞儲運、加工、貿易、交易和海事服務等領域,進一步延伸拓展大宗商品產業鏈,全力推進和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千方百計抓好招商引資,打造一批功能島群,實現產業鏈價值鏈能級全面提升。另外,還將持續加強系統集成創新,重點在期現結合、金融服務、江海聯運、涉外法治等方面尋求創新突破,積極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好制度創新紅利,全方位推進樞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