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前不久,普陀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干賢亮又一次隨“共富方舟·惠民行動”遠赴東極。這已經是他今年第5次作為骨科醫生參加共富方舟活動。“我既是醫生,也是入黨積極分子,于情于理都應該積極參與,力所能及地為海島老年人送去健康服務。”干賢亮說。
2022年7月起,我區整合資源力量,以醫療健康服務為小切口,將一艘滾裝船改造為“共富方舟”,每月至少2次以巡回航行形式為海島居民送去醫療、文藝、法治等優質志愿服務項目。今年,“共富方舟·惠民行動”進一步擴面增效,把小島作為“黨建+社工+志愿服務”的主陣地、主場景,以黨建引領志愿服務提檔升級,推動公共服務一體化與提質提效基層治理并舉,切實提高海島居民生活品質。
對干賢亮來說,每一次的“共富方舟·惠民行動”,是難得的能與患者放松交流的場合。同時,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每次參加活動時,他總是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尤其是條件比較艱苦的海島,有著多年黨齡的同事都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所以我也‘有樣學樣’。”干賢亮說。
今年以來,在“共富方舟·惠民行動”中,涌現不少像干賢亮這樣的入黨積極分子身影。據了解,在每次行動開始前,區委社會工作部會在“志愿浙江”應用上發布志愿服務召集令,結合入黨積極分子積分申報,激勵引導全區入黨積極分子“競爭性”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截至今年10月底,持續帶動1200余名黨員參與活動。
廣泛激發全區入黨積極分子的參與激情和擔當精神,是織密海島志愿服務“一張網”的重要“結點”。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區已成立“共富方舟”黨支部,設立了由衛健、民政、司法等部門一線服務團隊黨員組成的八支“黨員先鋒隊”,進一步打造黨建引領聯合體,讓海島志愿服務力量擰成了“一股繩”。
經過兩年半的巡回航行,在海島漁農村居民心中,“共富方舟”既是家門口的好醫院,又是能解決大事小情的貼心驛站。
據介紹,今年,“共富方舟·惠民行動”醫療團隊不斷注入新“活水”,以整合邵逸夫醫院、普陀醫院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為基礎,“共富方舟”邀請區內民營醫院專家共同參與義診,還依托“互聯網+”技術,充分發揮不同領域專家的疊加效應,拓寬海島居民就醫渠道。今年以來,累計為16個偏遠海島1267人提供健康體檢,駐島老年人健康體檢率提高到94.3%。
“今年,我們深化‘鎮街點單、社工部派單、部門接單’工作機制,精準開展主動上門服務,做到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到哪里。”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聚焦海島群眾共性需求,我區組建了健康守護、老有康養、法治惠民、惠農下鄉、文體賦美、政務服務、安全守護、現場調解等“8+N”特色志愿服務隊,同時針對群眾個性化需求,構建差異化服務場景,讓需求與服務精準對接。
今年以來,“共富方舟·惠民行動”已針對居民不同需求,開展特色活動19場,發放各類農資95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213個,120名留守老人得到“夕陽紅幸福同行”關愛項目服務。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精準觸達島上每個角落,撬動海島整體公共服務大提升。
在做好離島、懸水小島和本島偏遠村社居民服務需求的基礎上,我區還把“方舟”駛向海事船員、駐地企業員工、駐普部隊官兵等特定人群,積極推動服務上船、服務進企、服務入營,讓廣大海島居民和駐島人員不出島即可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公共服務,累計2.3萬人次受益。同時,利用“共富方舟”平臺,一批法律服務深入偏遠海島,通過擺攤普法、法治課堂、法治文藝匯演等形式,進一步精準、有效普法;“網格夜訪”進一步暢通民意收集渠道,拓寬走訪頻次和走訪形式,“‘共富方舟’行動日”成為了“問題研究日”“事件辦結日”“網格回訪日”等。
“感謝黨和政府送來好醫生、好服務,阿拉心里蠻暖的。”每次下海島,干賢亮總能聽到類似的話。“雖然下海島很累,但聽到大家這么說,下次我還去!”他笑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