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蘇軾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在時代的浩渺長河中,青年作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先鋒力量,當志存高遠,砥礪前行。唯有樹立遠大志向,青年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找準方向,為個人成長、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青年須有志,以志為標,篤定前行方向。志如燈塔,在茫茫人生之海上為青年照亮前行的航道。黃文秀,在大山中成長,在學有所成后,心懷讓家鄉脫貧致富的堅定志向,毅然回到家鄉廣西百色。她不僅沒有畏懼貧困山村的現狀,反而以村為家,帶領村民修通道路、發展當地特色產業、改善教育與醫療條件,積極探索脫貧之路。在她的努力下,百坭村的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村民生活逐漸改善。黃文秀用生命詮釋了青年以志為標,堅守初心,為了理想奮勇前行的高尚品質,她的志向如同一束光,不僅照亮了百坭村的脫貧之路,也為廣大青年在選擇人生道路時提供了光輝榜樣。
青年須有志,以志為基,筑牢進取根基。志若基石,賦予青年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的勇氣。曹原,這位年輕的科研天才,在對科學真理的探索中早早立下攻克世界難題的志向。在研究石墨烯超導現象的過程中,他曾無數次陷入實驗失敗與理論困境。在實驗設備有限、科研競爭激烈等難題面前,他憑借著對志向的執著堅守,不斷優化實驗方案,日夜鉆研。終于,他發現了石墨烯超導的“魔角”,這一重大發現為超導材料的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曹原以志為基,在科研的道路上穩扎穩打,用自己的智慧與毅力為全球科技進步貢獻力量,也向廣大青年展示了立志在追求學術與科研成就道路上的根基作用。
青年須有志,以志為源,匯聚磅礴力量。志是引擎,為青年在實現目標的征程中匯聚資源,凝聚合力。“嫦娥”團隊中的眾多青年航天人,他們懷揣著“探索宇宙奧秘,實現航天強國夢”的宏偉志向,投身于“嫦娥”系列探測器的研發中。從設計到組裝,從測試到發射,每個環節都充滿挑戰。青年航天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與資深專家攜手合作,與科研機構協同攻關,克服技術封鎖、資金緊張、時間緊迫等諸多困難,憑借著共同的志向,成功實現了“嫦娥”奔月,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紀元。青年航天人以志為源,在航天事業中匯聚起磅礴力量,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更多青年為了偉大夢想而團結奮斗,在不同領域創造出非凡業績。
“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廣大青年肩負著歷史賦予的重任,當以黃文秀、曹原、“嫦娥”團隊青年航天人為楷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將個人之志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之中,以“不墜青云之志”的堅定信念,“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無畏勇氣和“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懈努力,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里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以青年之力在不懈奮斗中為祖國強盛、為民族復興、為人民幸福的貢獻磅礴偉力。
作者:陳思遠
一審:吳宣蓓
二審:周 佳
三審:繆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