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1月15日,天氣晴好,海水漲潮,幾艘裝載滿滿沙子的皮帶船,停在蓮花灣,通過橡皮管,將沙子“吹”向岸邊。當潮水退去,依稀可見淺灘處已堆積了幾個金色沙堆。下午,趁著落潮,工人們開始清理、修復海灘,鋪開約10米寬的沙肋軟體排,再鋪上深約1米的細沙。
舟山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于近期開工,將用48萬噸沙子鋪筑一條長達10公里的金色海岸,屆時市民可就近欣賞碧浪金沙。
“沙肋軟體排的作用是增加沙子的摩擦力,讓沙子不那么輕易被潮水沖走,同時留住更多經由潮水沖刷帶來的沙子,從而實現一種動態的平衡。”施工單位中建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常務副經理錢飛告訴記者。
據介紹,沙灘生態修復是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施工范圍與螺塘線“最美公路”走向一致,綿延近10公里,包括牛首山北沙灘、牛首山南沙灘、青石子沙灘、塘頭南沙灘、蓮花灣沙灘,修復面積約50公頃。其中,蓮花灣沙灘為最大的一處,面積達20.13公頃。
“沙灘生態修復所需要補充的沙子從廣東海運而來,在定海海域中轉后,由皮帶船運往蓮花洋畔,大約總計需要48萬噸細沙。”錢飛告訴記者,通過生態治理,未來,蓮花洋畔的沙灘深度在1米左右,呈現碧浪金沙的景觀效果,供市民和游客游玩、賞景、休憩。
除沙灘生態修復外,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項目內容還包括:卵石灘生態修復、侵蝕岸坡修復、邊坡植被修復、騏驥山生態島修復、蓮花島破堤還島、貝藻礁修復、新建1座海洋生態管護監測與科普展示館、海漂垃圾治理等內容。其中,蓮花島破堤還島目前已開工。
在蓮花島破堤還島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原本連接蓮花島和本島的堤壩已經拆除,幾尊羅漢像已被妥善保存,待完工后再一一布設。“我們將在原來堤壩的位置上,修建一座拱橋,打通斷流處,讓海水過橋后融匯貫通,進一步凸顯蓮花島的小島特質。”錢飛介紹。
據了解,舟山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預計2026年10月左右全面完工。屆時,10公里金色岸線,將與“最美公路”上下呼應,山海相擁、灘島相映的雋麗美景落下關鍵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