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這次的體檢非常好,不僅免費而且方便,項目也比較貼合我們快遞員的需求。”申通快遞小哥邢聽聽在完成整個體檢流程后,笑著對我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邢聽聽除了過年回老家的幾天,基本全年無休,很難抽出時間去做一個簡單的體檢。這次“共富方舟·惠民行動”來到了其所在單位,并且在時間上也不耽誤后續的配送工作,這讓他十分開心。
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血液”。近日,“共富方舟·惠民行動”聚焦新就業群體的實際需求,以舟山市普陀申通快遞有限公司作為服務點位,有針對性地為餓了么、美團、申通快遞、順豐速遞等多家公司的約150名騎手,集中開展了一場騎手體檢專場暖“新”志愿服務,讓他們感受到生活在普陀的溫暖。
當天一早,我抵達活動現場時,邢聽聽已和同事們有序排隊參加體檢。體檢結束后,邢聽聽又投入到了工作中。自2007年從事快遞行業以來,他已是這個崗位上“久經沙場”的一名“老將”。“現在快遞都能自動分揀了,越來越智能和方便了。”我跟著邢聽聽走進快遞分揀區,看到大小不一的傳送帶,正自動分揀不同區域的快遞。我本以為分揀快遞是一件輕松的活,沒想到操作起來卻應接不睱。
“你看仔細,快遞上‘61’開頭的,就是我負責的區塊,千萬不要錯拿一個,也不要漏下一個。”他笑著指導我。雖然是智能分揀,但每一個區域的中大件快遞仍需人工再次分揀。看似不快的傳送帶,對于我這個“菜鳥”來說,一上手就仿佛按下了“加速鍵”。有些快遞單號貼在側面,有些被壓在快遞盒下方,還有些被其他快遞蓋住。十多個快遞一起“涌”過來,讓我手忙腳亂,還好有老師傅在一旁盯著,才順利完成了上午第二批快遞的分揀。
“包裹分揀完成后,就要把它們送上快遞車,發往下一站了。”邢聽聽說,“這兩個環保袋你可以試著拎進車里。”80公分不到的袋子里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小件快遞,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強把袋子送上車。“是不是非常吃力?”邢聽聽說,“一個袋子差不多有40斤重,一天起碼要搬運二三十個,體力不行可干不了這行。”經過一番“折騰”,我終于將其負責區塊的快遞成功送上車,結束了當天上午的體驗。
“現在干快遞不像以前,一輛電動自行車刮風下雨挨家挨戶跑,工資低,生活沒保障。”邢聽聽說,“現在待遇好了,社會各界對我們騎手也有許多服務和保障,像這次的‘騎手專場服務’就是很好的證明。”
據了解,除了滿足快遞、外賣小哥的健康需求外,區委社會工作部還將繼續依托“藍海紅帆·舟新治理”系統,加快對新就業群體的賦碼認證,鏈接發布一批小哥學院、小哥食堂、小哥公寓、小哥醫院等友好商家(設施),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專屬優惠服務。同時,后續也將開展更多健康體檢等活動,輻射更多新就業群體。
在普陀,新就業群體有3300余人,其中快遞員占比約為15%。正是這一條條快遞傳送帶,見證著快遞員生活水平的提升,記錄著社會福利體系的持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