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浙公網安備 33090302000108號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春日的舟山普陀長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下稱“普陀長宏”)3號碼頭,焊花飛濺、機器轟鳴。三艘外籍船舶有序排列,工人們穿梭其間,一派繁忙景象。船塢內,技術人員正按照嚴格工藝標準,對船舶進行全方位“體檢”——從船體除銹、涂裝到設備修理、安裝調試,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今年一季度,普陀長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完成船舶修理39艘,實現生產總值1.5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船舶修理量和生產總值均有大幅增長。面對激增的訂單需求,這家企業正通過多維度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開年即高峰,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公司副總經理周國新表示,全球航運市場持續回暖疊加“船舶修理大年”的雙重利好,讓企業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目前,公司修理訂單已排至7月中旬,制造訂單更是排到了年底。
在訂單激增的背景下,普陀長宏打出了一套提升競爭力的“組合拳”。
優化生產體系是首要之舉。企業通過科學制定產能,優化進出塢流程,進一步縮短修船平均塢期;同時,投入資金進行設備更新和車間改造,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人力保障工作同步推進。面對產能擴張需求,企業將分包隊伍由之前的800人擴充至1400人,并開展專項技能培訓,培養具備液化天然氣船(LNG船)和液化石油氣船(LPG船)修理資質的專業人才,其中多人取得高強度超低溫鋼板焊接等多項專業證書。
市場開拓成效顯著。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企業客戶版圖不斷擴大,新增意大利等國際客戶,與韓國、日本、新加坡、德國、希臘等國家的航運公司建立了穩定合作。修理船舶類型也從常規散貨船擴展到油化品船、集裝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
“效率就是生命線。”周國新介紹,通過建立快速響應機制,企業實現了從接單到交付的全流程優化,顯著提升了船舶修理效率,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技術創新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企業組建了技術攻關隊伍,針對化學品船修理中的技術難點進行專項突破。目前已掌握復合鋼板焊接等核心技術,為承接高難度訂單奠定堅實基礎。
“一季度開門紅給了我們很大信心。”周國新表示,企業正朝著全年10億元產值目標穩步邁進。在航運業持續向好的大背景下,普陀長宏將通過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技術水平和管理效能,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為普陀船舶修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