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誤食野生蘑菇的市民石先生(化名)經過治療,8日終于順利出院了。市婦女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ICU)近期成功救治兩名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經過精心救治,患者最終轉危為安。
一周前,石先生在野外摘了五六朵又大又圓的蘑菇,當晚他就將這些蘑菇炒了吃。沒多久,石先生出現頭暈、出虛汗、嘔吐、腹瀉的情況,家人詢問得知石先生吃了野蘑菇后,立即將其送到了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由于無法確定食用何種野蘑菇,醫生將石先生送入ICU進行血液凈化等治療。所幸,在觀察四天后,石先生順利出院。
與石先生相比,來自云南的小王(化名)病情則要嚴重許多。30歲的小王從小就有吃各類野生蘑菇的習慣,老家好友怕他在舟山吃不到家鄉美味的菌子,特地從山上摘了牛肝菌(云南見手青)寄過來。
收到第一包牛肝菌時,饞了許久的小王立即開包烹煮食用,沒想到不久就出現了幻覺,小王并沒在意,以為只是自己沒休息好。收到第二包牛肝菌又一次食用后,這一次他看見了家中水池里有小精靈在向他招手,還有冰塊在跳動……不僅如此,小王還出現嘔吐、腹瀉及幻聽等癥狀。驚覺小王可能吃蘑菇中毒了,家人立即將其送到市婦女兒童醫院。
送入醫院沒多久,小王的病情迅速惡化,出現了電解質紊亂、肢體震顫、中樞神經興奮性癥狀加重等中毒表現,醫生隨即將其轉入ICU進行搶救。在24小時內,ICU團隊為小王實施兩次血漿置換(PE)和一次血液灌流(HP),通過置換血漿、吸附毒素,有效清除了體內殘留的劇毒成分。同時,醫護團隊24小時動態監測生命體征,針對性調整抗感染、維持內環境穩定及營養支持方案,為患者贏得生機。
經全力救治,小王的神志逐漸轉清,最終順利轉至普通病房,并康復出院。
該院ICU副主任醫師柴韓飛提醒市民,誤食毒蘑菇,通常要在6小時甚至24小時后,才會出現中毒癥狀。中毒患者會飽受腹部絞痛、嘔吐以及重度脫水性腹瀉的折磨。起初,很多潛伏期長的中毒患者會誤以為自己的癥狀與誤食毒蘑菇無關,僅僅只是“腸胃炎”。尤其在1~2天內,胃腸道癥狀消失后,中毒患者再次沒有了明顯癥狀,特別容易造成一個康復的假象,稱為患者“假愈期”。殊不知,在此期間,毒素會偷偷地破壞中毒者的肝臟。它會和人體內負責產生新蛋白質的一種酶結合并使其失效。缺少了這種酶,細胞便不再工作,最終的結果就是肝功能衰竭。如果沒有接受及時、準確的治療,中毒者很快就會器官衰竭、休克,最后死亡。
“目前,世界上尚無治療毒蘑菇的特效藥。”柴韓飛表示,建議市民勿采食不明菌類,若出現頭暈、嘔吐、腹瀉、幻視等癥狀,須立即就醫并保留食物樣本以供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