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浙公網安備 33090302000108號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觀展、閱片、談感悟、寫寄語……近日,在定海區紀委監委舉辦的“青·廉”家課堂上,10余名年輕干部與家屬攜手走進舟山市清廉教育館,沉浸式接受廉潔文化洗禮。
“以往廉潔教育多是大講堂形式,這次則是與家人共同參與的小班化互動。現場看到許多身邊真實案例,深受觸動,也提醒我們要做好彼此的‘廉內助’,共同筑牢家庭防腐拒變的防線。”一位參加“青·廉”家課堂的年輕干部感慨道。
聚焦年輕干部這一重要群體,量身定制教育內容,攜手家屬以“清廉家風”涵養“清正作風”,是市紀委監委推動廉潔文化“精準滴灌”的一項舉措。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新路徑,堅持精準定位、分域推進、分類施策,推動廉潔教育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實現教育更精準、更常態、更長效。
民生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市紀委監委選取“低邊低保”和“涉漁涉船補貼”這2個受眾面廣、地域特色鮮明的領域,試點推進科技賦能廉潔文化“精準滴灌”。通過精準識別不同對象、不同環節的廉政風險點,針對性推送定制內容,實現廉潔風險早預警、早防范。
“救助資金暖民生,救助申請守規矩;如實填報不造假,合規申領得安心。”如今,當申請人登錄“舟到救助”系統咨詢政策時,在智能問答中的廉潔提醒便會精準出現。審核端同樣如此,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也會收到“嚴防人情干擾”“嚴禁收受禮品禮金”等警示內容,實現教育提醒貫穿業務全流程。
依托數字化手段,市紀委監委以民政部門“舟到救助”系統為試點,將廉潔語料融入系統后臺,使廉潔教育自然嵌入申報、審核、發放等各個階段。工作人員和群眾登錄系統后,后臺自動推送相應廉潔警示。系統審核端還每月定期推送典型案例,引導工作人員嚴守紀律底線、牢記崗位職責。
在“涉漁涉船補貼”領域,市紀委監委緊盯崗位職責與廉政風險點,建立短信提醒機制,在關鍵節點實時推送廉潔提示,將紀律要求直達一線,讓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時時受警醒、處處知敬畏,有效推動補貼發放更加公開透明、規范高效。
除聚焦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外,市紀委監委也注重將廉潔文化精準融入百姓生活場景。各地結合民俗活動與非遺項目,將廉潔理念“落地”到村落廣場、海島碼頭、社區書房,推動廉潔教育從“文件講堂”走向“生活日常”,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群眾的廉潔意識和家風觀念。
“我們堅持以精準教育筑牢思想防線,以文化涵養培育清風正氣,讓廉潔教育既有力度,也有溫度。”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動廉潔教育常態化、分眾化,深化“家庭+社會”“數字+文化”等融合模式,在擴大覆蓋面的同時,將廉潔文化“精準滴灌”到更多群體,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