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浙公網安備 33090302000108號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在沈家門海事處的辦公室里,朱艷的辦公桌上總是整齊地疊著半尺高的案卷。翻開材料,邊緣處常見她用藍色水筆寫下的標注——“需核企業整改憑證”“提醒船員權益條款”。身處一線執法隊伍多年,她的工作雖沒有驚濤駭浪的現場救援,卻在字斟句酌的審核中,守住了海事執法的底線,也傳遞著為民服務的溫度。
作為海事行政執法隊伍中的一員,朱艷承擔著執法督察和普法宣傳等核心職責。前不久,她接手了一起船舶無證航行案:某船舶修造企業在新船交付時,因工作人員交接疏漏,未辦理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導致首航即被查獲。按常規流程,可直接依規處罰,但朱艷堅持“過罰相當、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決定深入核查,“不能只看條款,關鍵要弄清是故意違規還是無心之失!
她調閱了該企業近三年的合規記錄,發現其始終保持“零違法”。隨后,她主動與企業負責人和經辦人溝通,確認違規屬疏忽所致,并非主觀故意,且企業在發現問題后積極配合調查、主動補報材料。綜合考量該案情節輕微、危害較小,同時當事人整改積極,朱艷依據柔性執法相關規定,提出“輕微免罰”的審核意見,既維護了法律權威,也為企業留下容錯空間。
了解到該企業后續還需為多艘新船辦理各類證書,且對審批流程不熟,朱艷又主動介紹“一船多證、一次通辦”政策,詳細講解該政策在整合船舶國籍證書、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等方面的便利,并手把手指導企業通過線上平臺提交材料、告知咨詢與加急辦理渠道。
“原本以為肯定要罰款,沒想到執法既有原則也有溫度,不僅體諒我們的疏忽,還幫我們解決實際困難,節省了大量時間和成本。”企業負責人感慨地說。
“普法不是‘念法條’,關鍵是要讓群眾聽得懂、用得上!弊鳛槠辗üぷ餍〗M的核心成員,朱艷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量體裁衣”:為航運企業講解安全管理法規,幫助筑牢安全防線;面向商漁船船員開展防碰撞警示教育,用真實案例敲響警鐘;走進漁村、學校,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動畫普及水上安全與法律常識。一年來,她帶領團隊開展專題普法活動20余場,覆蓋2000余人次。
“打鐵必須自身硬”是朱艷常掛在嘴邊的話。除了完成案件審核,她還利用業余時間和同事一起研討法條、分析案例。在她的帶動下,多名團隊成員通過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并成長為公職律師。
多年來,她始終堅持“法理之內有溫度”的信念,將法律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工作。作為海事糾紛調解團隊的骨干,她主動承擔調解員職責,今年以來已參與調解船員欠薪、商船航行損壞漁網等糾紛共11起,均得到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