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近日,國際蝦峙門·中國(普陀)航運服務產業園——普陀公共保稅物流園區掛牌運作,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小干油庫南區正式納入該園區,補齊了普陀海事服務產業在保稅倉儲領域的短板。普陀“海上綜合服務區”建設邁出的這關鍵一步,將為舟山海事服務業發展帶來什么?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此次掛牌的普陀公共保稅物流園區,地處國際蝦峙門航道,具備服務全球航運的樞紐優勢。目前,這里建有6座1000平方米的潤滑油倉庫、2座750平方米的甲類油漆庫,其中6座為保稅倉庫,2座為內貿倉庫,配套液袋分裝、噸桶分型倉儲、分垛位管理等高效運作體系,倉儲品牌涵蓋嘉實多、昆侖、雪佛龍、殼牌等國際一線品牌。
舟山中燃公司保稅油部經理助理李呂玲告訴記者,該庫區原先僅服務于公司自有客戶,自從掛牌后,就從原先以航運燃料為核心的單一倉儲服務,升級為綜合性海事物資保稅倉儲服務,倉儲類型更加豐富,目前業務范圍已從潤滑油、油漆等拓展至船舶配件、船用物料等全品類保稅及內貿貨物倉儲。
“這讓推薦我們倉儲資源的客戶和中間商數量越來越多,除了代理客商,更多廠商貨主也主動來尋求合作。”李呂玲說,依托普陀區自貿中心平臺,客戶數量顯著增加,客戶類型也大幅拓展。
該庫區位于小干島,作為基地中心,位置靠近錨地,倉儲運輸便捷,能為客戶有效節省成本和時間。
舟山中燃公司倉庫主管劉華凱說,貨主以往從生產基地提貨需提前兩到三天準備,包括出口申報、公路運輸、水路預約等環節,而現在他們可以直接把貨備在倉庫里,需要時直接提取供貨,大幅縮短出運時間,減少運輸成本。
“給錨地船舶供貨,原先我們需要開車40分鐘將貨運到甬東碼頭裝船出運,現在可以通過小干島國際海事服務產業園直接出運,時間縮短了半個小時。”劉華凱說,在運輸方式上還引入了無人機供貨模式,“當船上需要小物件且重量在無人機載重范圍內時,客戶從我們倉庫提貨并完成申報后,就可以通過無人機直接送貨上船。”
在浙江自貿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中,深化國際海事服務是關鍵一環。普陀區作為全省首批航運服務集聚區,正從“海上加油站”向“海上綜合服務區”跨越,全力打造“1小時海事服務圈”。此次普陀公共保稅物流園區正式掛牌,完成了省級航運服務集聚區的最后一塊“拼圖”,對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的能級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普陀原來雖然有船用危險品倉庫,但是規模較小,而且離碼頭距離較遠,對于打造‘三最’口岸營商環境存在一定差距。如今,小干油庫正式納入普陀公共保稅倉儲物流園區,將極大提升我們的國際海事服務能力,為打造更優口岸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普陀區自貿中心副主任王巍樺表示,小干板塊作為危險品儲運物流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填補了區域保稅燃料油及危化品倉儲的關鍵短板,更對浙江自貿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的服務能級提升、功能布局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撐,將助力其在資源配置、服務輻射等方面發揮更大效能。
數據顯示,今年1~6月,海事服務總產出達12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保稅燃料油結算量占全國的40%,船舶維修量占全國的30%,船舶保有運力270萬載重噸,躍居全市第一,彰顯出“海上綜合服務區”建設的扎實成效。
目前,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小干油庫南區已完成1500平方米乙類油漆倉庫的主體施工,預計今年9月可投入使用。接下來,其將依托自身的儲運優勢和與普陀區自貿中心合作平臺,繼續拓展業務、供應鏈以及客戶種群,持續提升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綠色、更便捷的船燃解決方案,吸引更多國內外船東入駐,助力海事服務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