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8月29日下午,“黨史潮起來——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黨史”走進舟山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活動在區青少年宮舉行。省、市、區黨史工作者、宣講骨干與百余名青少年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聆聽歷史深處的澎湃回響,感受永不褪色的紅色精神。本次活動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江省文明辦主辦,潮新聞、舟山市史志研究室、舟山市文明辦、普陀區史志研究室、普陀區文明辦承辦。
活動在鏗鏘有力的漁工號子《阿拉抲魚人》中拉開帷幕。演員們以赤膊拉網的造型,再現舟山先輩搏擊風浪的豪邁氣概,也點燃了全場氛圍。
舟山作為東海重要門戶,在抗日戰爭中具有獨特戰略地位和英勇的斗爭歷史。在黨的領導下,舟山兒女高舉武裝斗爭旗幟,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開創了浙江最早的抗日游擊根據地,以熱血和忠誠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
宣講環節真情涌動,扣人心弦。新潮聲理論宣講團成員王程凱宣講《巍巍海上狼牙山》,聲音堅定、目光如炬:“在那片被鮮血染紅的海域上,我們的戰士沒有后退一步——他們用胸膛阻擋炮火,用信仰刺破黑暗。”當他講述大魚山42名烈士英勇就義的事跡時,全場肅然,不少觀眾悄然拭淚。
“潮涌東海”宣講團成員孫慧娜帶來《“里斯本丸”的歷史回響》。她深情而有力的敘述,將東極百姓冒死營救英軍戰俘的往事娓娓道來。“這不是遙遠的歷史,”她說道,“這是祖輩用生命寫就的人性抉擇。”配合蒼茫的東極海景與歷史照片,觀眾仿佛重返1942年那場驚心動魄的救援現場。
浙江傳媒學院“紅·傳”青年宣講團成員何松攀、姜珊從游客視角分別講述《海風里的紅色浪潮——舟山百年蝶變中的信仰與傳承》和《舟山的“三原色”發展密碼》。寧波財經學院學子則通過話劇創新黨史宣教,以藝術為橋,讓紅色記憶走進田間地頭。壓軸小品《狂飆螞蟻島》以幽默表演生動詮釋了“艱苦創業、敢啃骨頭、勇爭一流”的螞蟻島精神。
掌聲一次次如潮水般響起。“這段歷史深深激勵著我們,要銘記在心,揚帆遠航、努力拼搏。”城北小學學生李佳琪感慨道。
活動雖落幕,精神之火已燃起。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黨史“潮”出時代感,使紅色基因如海風般融入城市脈搏。
近年來,我區持續創新打造先進典型特色宣傳載體,以群眾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樂于看到的方式傳播紅色故事,并依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潮涌東海”“青浪之音”“東海漁嫂”等基層宣講隊伍,深入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漁農村文化禮堂,開展紅色故事與先進典型人物事跡宣講。在今年“海韻新聲”文明鄉風節目展演中,根據漁農村榜樣人物改編的情景宣講、文藝小品廣受海島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