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浙公網安備 33090302000108號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下午4時左右,舟漁學校田徑場上響起清脆的哨聲。各體訓隊在教練帶領下進行熱身訓練:壓腿、擺臂、慢跑,夕陽下的身影洋溢著活力。教學樓前,低年級學生踩著“聲母跳一跳”彩繪格子,邊跳邊念拼音,童聲與腳步聲交織成校園里的一道風景。這些日常場景,展現了學校推進體教融合的實踐成效。
舟漁學校秉持“讓每顆星星都閃亮”的育人理念,推動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近年來,學校累計投入超100萬元完善體育設施,改造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設立三個專用體育器材室,配備旱地冰球、飛盤、空竹等器材5000余件。副校長吳峰介紹,學校還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教師培訓與器材更新。田徑場每天早晚固定時段向社會開放,在服務周邊居民的同時,也豐富了校園體育氛圍。
學校將“每天1小時陽光體育運動”作為基本要求,確保全員參與。大課間活動中,戲韻操、跳繩、踢毽子、轉呼啦圈等項目有序開展,教師全程組織指導。2021至2024年,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連續四年保持100%。
在體育課程設置上,學校構建“基礎級、發展級、精深級”三級分層教學體系。各年級每周開設一節趣味體育課,引入投壺、滾鐵環、武術等項目,通過班內競賽、年級聯賽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校本課程《悅動體育》將抖空竹、花樣跳繩等內容融入課堂,讓學生在鍛煉中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學校還建立多元體育評價體系,不僅關注技能掌握,還將體質提升、鍛煉習慣、團隊合作等納入評價范疇。每年舉辦的運動會與體育嘉年華,以及常態化月度體育競賽,形成了“普及—提高—選拔”的培養機制。學校組建的田徑、足球、籃球、摔跤等體訓隊,堅持“一日兩練”,由教練根據隊員特點制定訓練方案。
“我們要繼續推進‘以體育人、以體樹人’工作。”吳峰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優化體育工作規劃,讓體教融合的成果惠及更多學生。體育不僅要增強學生體質,更要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和堅韌品格,為終身發展打好基礎。